織物抗起毛起球整理機理
發布時間:2018-04-16 17:10一、織物抗起毛起球整理機理
織物在服用過程中,由于織物本身以及受到多種外力和外界的摩擦作用,在發生明顯的損壞之前,產生起毛起球現象.織物表面的起毛起球,在天然纖維和化學纖維織物上一般都會出現,而化纖較為明顯與突出。織物起毛起球影響衣著美觀,降低服用性能.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織物外觀及服用性能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對織物進行抗起毛起球整理,提高織物的服用舒適性與品質,日益受到國內外染整工作者的重視。
二、織物起毛起球的過程
起毛
織物受到外界摩擦時,當摩擦力大于纖維強力或纖維之間的摩擦力或抱合力時,纖維末梢就被拉出形成圈環和絨毛,織物表面生成絨毛使布面失去光澤.
糾纏成球
當絨毛露出一定長度后,在一定距離間的絨毛因揉搓摩擦,反復伸長和回縮而糾結成球.生成的毛球并不大,也不形成死結,它的一端埋植在織物的纖維中,并連接于布面.毛球易藏污納垢,影響織物美觀
毛球脫落
當織物繼續受到摩擦時,連接毛球的纖維會因反復拉伸彎曲疲勞而斷裂,自布面脫落.人們感覺織物是否容易起球常常與真實情況不符,很容易起毛起球的織物因絨球的壽命短往往給人以不易起球的感覺.
三、影響織物起毛起球的因素
纖維卷曲性
纖維的卷曲波形愈多,加捻時纖維不容易伸展,摩擦過程中纖維容易松動滑移,在紗線表面形成毛絨.為此,纖維卷曲性越好,越易起球.
纖維粗細
纖維越細,暴露在紗線表面的纖維末梢就越多,纖維柔軟性也越好,因此,細纖維比粗纖維易于糾纏起球.
纖維長短
較短纖維比長纖維易于起毛起球,除纖維末梢數多的影響外,長纖維之間的摩擦力與抱合力較大,纖維難以滑到織物表面,也就難以糾纏成球.
紗線捻度
捻度高的紗線,纖維間的抱合緊密,摩擦力較大,紗線在受到摩擦時,纖維從紗線內滑移相對少,起球現象減少;但是,對于羊毛衫來說,因為其是柔性織物,過高的捻度會使織物發硬,因此,不能靠提高捻度來防止起球.
紗線表面光潔度
紗線表面越光潔,表面毛絨則短而少,所以光潔紗線不易起球.
紗線強力、抗彎性及耐磨性
纖維的強力與抗彎剛度高則不易起球,但抗反復彎曲能力高、耐磨能力強的纖維,摩擦成球后則不易脫落.滌綸就是如此,故易起毛起球是滌綸針織物的缺點.容易彎曲的纖維在摩擦過程中易相互糾纏成球,因此,比較粗硬的纖維比細而柔軟的纖維不易起球;有些纖維在形成較長的絨毛之前,已被磨斷或拉斷,只剩下很短的絨毛,就不容易起球;有些纖維雖然容易形成為數眾多的小毛球,但如果纖維的反復抗彎性和耐磨性強度較弱,織物表面的毛球在繼續摩擦中很快就會脫落.異形截面絲較一般絲不易起球,因為抗彎剛度較大.粗纖維較細纖維不易起球,因為不易彎曲.
四、織物抗起毛起球整理
根據起毛起球的過程及其影響因素,有各種抗起毛起球的方法:
用有機胺或無機強堿對滌綸進行堿減量處理,降低纖維強力,此法雖有效但不易控制;
制造強力較低的滌綸或異形截面絲,雖然有效,但不屬于紡織染整范圍;
改善紗線和織物結構,有一定效果,但織物手感、外觀等受到影響;
強化燒毛和熱定型工藝,但容易使織物失去豐滿特性,引起手感板硬粗糙,應用受到限制;
在滌綸纖維大分子中引入第三單體制造抗起球纖維,如加入第三單體聚乙二醇、聚丙二醇、鄰位或間位苯二甲酸、脂肪族二元酸共聚可得到抗起球纖維,可制成很好的西服面料,也可作運動衣、便服、襯衫、床上用品和裝飾用品等。
樹脂整理的原理
用樹脂將纖維點粘結,以限制其移動而達到減少起毛起球的目的.樹脂是聚合物,利用樹脂在纖維表面交聯成膜的功能,使纖維表面包覆一層耐磨的樹脂膜,使纖維的滑移減弱;同時,樹脂均勻地交聯凝聚在紗線的表層,使纖維末梢粘附于紗線上,摩擦時不易起球.
樹脂的選擇
所選樹脂必須要與纖維有較大的粘合力,同時本身也應有一定的強力,整理后要有較好的彈性和滑爽而不粘膩的手感,粘結膜不影響染料的牢度和色光;工作液要穩定,操作要簡便,價格低廉.
整理工藝
工作液制備→浸軋工作液→預烘→焙烘
生物拋光(生物酶整理)
生物拋光是用纖維素酶改善棉織物表面的整理工藝,以達到持久的抗起毛起球作用,增加織物的光潔度和柔軟度.生物拋光去除從紗線表面伸出的微細纖維,織物表面絨毛大大減少,變得光潔而不會起毛起球.酶的作用是弱化微纖末端,再借助機械作用力將其與紗線分開.酶的水解和機械的沖擊共同去除了織物表面的毛絨和纖維的末梢,使織物組織變得更清晰,色澤更明亮.
運用生物拋光降低織物起毛起球趨勢的效果持久,因為纖維的末梢被除掉而不是在原處被覆蓋(柔軟劑或其它整理結果),當前有些涂布方法可以降低織物初始的起毛傾向,但織物經洗滌2~3次后,處理效果大大降低.而經生物拋光的織物即使在家用洗衣機里重復洗滌后,仍保持無絨毛.
但生物拋光只適合于纖維素纖維織物,其適用性受到限制;而樹脂整理適合于各種織物,并且有些樹脂整理后的織物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
五、織物抗起毛起球效果的評定
織物的抗起毛起球能力可用各種測試儀器測試,如滾箱式(起球箱法)、旋葉式、刷磨式(如圓磨起球儀法與馬丁臺爾型磨損儀法)等。
六、測試結果的分析法
計數法(即規定面積中的起毛起球個數);
計量法(即稱量織物上及落下的毛球重);
樣照對比法(即將起球后的織物與標準樣照進行對比,確定試樣的起球程度,共分5級,級數越小,表示織物起球越嚴重;級數越大,表示抗起球性能越好);
用以縱坐標表示起球數、橫坐標表示摩擦時間的起球曲線來分析起球程度及起球形成與脫落的速率。目前常用刷磨法測試以樣照對比法評級,根據需要在各級之間還有半級的一檔.具體操作為:織物經一定規格的尼龍刷平刷一定時間后觀察其起毛情況,再與具有特定規格的2201全毛華達呢磨料互磨,以觀察其起球情況。
上述測試方法都是模擬服用過程而設計的,但由于起毛起球過程以及服用情況的復雜性和多樣性,使儀器測試結果與穿著效果往往不能吻合,因此,除了用儀器測試外,還應和試穿效果對照加以判定
上一篇:上一篇:起毛起球表征技術的研究進展與問題
下一篇:下一篇:那些關于毛衣起球的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