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局未來,紡織行業發展關鍵與纖維趨勢
發布時間:2017-12-21 16:58為了更好地結合新時代行業特點,深入實踐十九大報告精神,將行業人才工作做得更實、更好,共同提升紡織行業人才創業、就業環境,加強全行業人才吸引力,今后要加強行業高層次人才職業培訓和素質培養,加快行業知識更新工程等重點項目推進;提高紡織行業技術工人技能水平提升,不斷通過紡織行業職業技能鑒定工作、行業職業水平評定工作、各類職業技術技能培訓工作的落實,進一步優化紡織行業從業人才學習提升環境,全面加強紡織行業整體人才競爭力;廣泛深入研討“中國紡織人才大會”這個行業品牌活動的外延和內涵,將中國紡織人才大會建設成全天候的行業人才服務平臺。
工信部消費品司紡織處處長縱瑞龍致辭時表示,國以才治,業以才興。人才是衡量一個國家一個行業實力的重要指標。為建設紡織強國,紡織行業需要加快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加快形成一支規模較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創新型人才隊伍。今后,全行業應弘揚工匠精神,推動紡織工業“三品”戰略不斷前進;培育企業家精神,打造紡織工業國際競爭新優勢;加強人才保障,為紡織強國建設提供持久動力。
工業和信息化部賽迪研究院副院長劉文強以“中國智能制造2025及未來發展趨勢”為題,就《中國制造2025》的總體概況、政策導向及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等進行了解讀。他指出,制造業的變革凝結了大量的技術創新產品,是創新最集中最活躍的領域,也是各國技術創新的主戰場。當前,我國制造業正處于由大到強的重要關口,應該首先解決新舊動能轉換的問題。而人才是創新的核心,是體制機制的關鍵,要建立一套與人才激勵相匹配的體制機制,培養人才,保留人才。
西安工程大學教授邵景峰以“不忘初心匯英才,專注紡織育人才”為題,結合西安工程大學對紡織企業的實踐教學,分享了高校紡織人才培養模式。他表示,通過紡織企業一線員工流失問題的調研發現,紡織企業核心競爭力缺失的主要原因在于:個人職業發展空間受到了較大程度的的限制,導致工作滿意度下降。對此,紡織院校必須要“因需施教”,建立“注重實踐、力求創新、面向行業、服務企業”的人才培養模式。
上一篇:上一篇:2018年電子設備儀器和元件行業的投資策略
下一篇:下一篇:云南開展紡織企業質量等級評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