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種織物起毛起球測試儀比較
發布時間:2017-05-09 15:06四種檢測方法的比較
1.1四種檢測方法試驗原理和儀器設備的比較
四種檢測方法試驗原理和儀器設備的比較具體見表1。
表1四種檢測方法試驗原理和儀器設備的比較
標準 |
原理 |
儀器設備 |
GB/T 4802.1-2008 圓軌跡法 |
采用尼龍刷和織物磨料或僅用織物磨料,使試樣摩擦起毛起球,然后在規定光照條件下,對起毛起球性能進行視覺描述評定。 |
試樣夾環內徑(90±0.5)mm;運動軌跡為ф(40±1)mm的圓; 速度為(60±1)r/min。 |
GB/T 4802.2-2008 馬丁代爾法 |
在規定的負荷質量,圓形試樣以李莎茹(Lissajous)圓形的軌跡與相同織物或羊毛織物磨料織物進行摩擦,試樣能夠繞與試樣平面垂直的中心軸自由轉動,經規定的摩擦階段后,采用視覺描述方式評定試樣的起毛或起球等級。 |
試樣夾具的內徑為90 mm; 運動軌跡為小李莎茹曲線(24 mm×24 mm); 外傳動裝置的轉動速度為(47.5±0.25)r/min |
GB/T 4802.3-2008 起球箱法 |
安裝在聚氨酯管上的試樣,在具有恒定轉速、襯有軟木的木箱內任意翻轉。經過規定的翻轉次數后,對起毛和(或)起球性能進行視覺描述評定。 |
聚氨酯載樣管:長(140±1)mm,外徑(31.5±1)mm,管壁厚度(3.2±0.5)mm,質量(52.25±1)g;起球箱:立方體箱,內壁邊長235 mm; 轉動速度:(60±2)r/min |
GB/T 4802.4-2009 隨機翻滾法 |
采用隨機翻滾式起球箱使織物在鋪有軟木襯墊,并填有少量灰色短棉的圓筒狀試驗倉中隨意翻滾摩擦,在規定光源條件下,對起毛起球性能進行視覺描述評定。 |
起球箱:周長452 mm 深度:146 mm 厚:1.5mm 空氣壓力:14 kpa-21 kpa |
1.2對四項起球檢測標準的試驗分析比較
選擇精紡機織面料、半精紡機織面料、粗紡機織面料及針織面料四塊具有代表性的織物作為測試樣品進行以下試驗:
1同一測試方法不同測試條件的。
2同一面料四種標準的織物起毛起球性測試。
1.2.1包含多種測試條件的兩個檢測標準的實驗結果分析
1.2.1.1 GB/T 4802.1-2008圓軌跡法標準實驗結果
依據GB/T 4802.1-2008標準中的A~F六種試驗條件,分別對精紡機織面料和半精紡機織面料進行測試。具體實驗條件見表2。測試結果見表3。
表2 GB/T 4802.1-2008標準中的A~F六種試驗條件參數
參數 |
A |
B |
C |
D |
E |
F |
壓力,cN |
590 |
590 |
490 |
490 |
780 |
490 |
起毛/起球次數,次 |
150/150 |
50/50 |
30/50 |
10/50 |
0/600 |
0/50 |
表3圓軌跡法不同試驗參數類別的測試結果
試樣名稱 |
A |
B |
C |
D |
E |
F |
精紡機織面料 |
3.75 |
4 |
4 |
4 |
4 |
4.75 |
半精紡機織面料 |
3 |
3.5 |
3.5 |
3.75 |
3.5 |
4.75 |
由表3可看出在六種試驗條件中,A試驗條件為圓軌跡法起球標準中最嚴重的測試條件;F試驗條件為圓軌跡法起球標準中最輕的測試條件。其他四種試驗條件輕重程度居中。同一塊面料選擇不同的測試條件,其起球測試結果最大相差1.5級左右。
1.2.1.2 GB/T 4802.2-2008馬丁代爾法標準實驗結果
GB/T 4802.2-2008標準中試驗條件包括負荷質量(415 g/155 g)、磨料(標準羊毛織物/織物本身)和摩擦次數(評級的6個階段)。根據這三個因素設計三種試驗,分別為編號為1#:負荷質量為155g,磨料為織物本身,各評級階段均進行評定;2#:負荷質量為415 g,磨料為織物本身,各評級階段均進行評定;3#:負荷質量為415 g,磨料為標準羊毛織物,各評級階段均進行評定。利用上述三種試驗條件對四塊樣品進行測試,分析比較三個因素對測試結果的影響。具體測試結果見圖1~圖4。
從精紡機織面料(圖1)、半精紡機織面料(圖2)、針織面料(圖4)的曲線圖中可發現,2#試驗的曲線幾乎處于最低位置,3#試驗居中,1#試驗處于最高位置。曲線處于越低位置說明起球越嚴重,對應試驗的試驗測試條件越重。所以測試條件由重至輕的排列順序為:2#、3#、1#。即負荷質量為415 g,磨料為織物本身的測試條件最重,其次為負荷質量同為415 g,磨料為羊毛標準磨料的測試條件;負荷質量為155 g,磨料為織物本身的測試條件最輕。經過分析可知,磨料為織物本身比磨料為標準羊毛織物更容易使織物起球,從2#和3#試驗(負荷質量相同,磨料不同)可看出馬丁代爾法起球試驗中磨料為織物本身比磨料為標準羊毛織物更容易使織物起球;從1#和2#試驗(磨料相同,負荷質量不同)可看出磨料為起球能力較重的標準羊毛磨料,而負荷質量不同,415g最重,而155g為最輕,可看出負荷質量的起球作用比磨料更大。
由以上四個圖可看出,GB/T 4802.2-2008標準起球測試條件的負荷質量、磨料、起球摩擦次數對測試結果及變化趨勢均有很大影響。負荷質量對測試結果影響和磨料對測試結果影響均可達1級;而摩擦次數對測試結果影響可達2.5級,且并非摩擦次數越多起球結果越差。
1.2.2四種起球測試方法的測試和結果比較
結合三種面料的特征,根據四種起毛起球性能測試標準選擇試驗條件進行實驗。具體見表4。
表4四種起毛起球性能測試試驗條件比較
樣品名稱 |
試驗方法 |
|||
圓軌跡法 |
馬丁代爾法 |
起球箱法 |
隨機翻轉法 |
|
精紡機織面料 |
壓力490 cN, 起毛10次,起球50次 |
負荷質量415 g,織物自身為磨料,摩擦1000次 |
/ |
30 min |
半精紡機織面料 |
壓力490 cN, 起毛0次,起球50次 |
負荷質量415 g,織物自身為磨料,摩擦1000次 |
/ |
30 min |
針織面料 |
壓力780 cN, 起毛0次,起球600次 |
負荷質量155 g,織物自身為磨料,摩擦1000次 |
14400次 |
30 min |
測試結果具體見表5。
表5四種起毛起球性能測試結果
樣品名稱 |
試驗方法 |
|||
圓軌跡法 |
馬丁代爾法 |
起球箱法 |
隨機翻轉法 |
|
精紡機織面料 |
4 |
2.5 |
/ |
3.5 |
半精紡機織面料 |
4.75 |
3 |
/ |
3 |
針織面料 |
3 |
3 |
4 |
3.5 |
由表5可知:對于機織面料測試結果:圓軌跡法>隨機翻滾法>=馬丁代爾法。對于針織面料測試結果:起球箱法>隨機翻滾法>圓軌跡法=馬丁代爾法,即圓軌跡法與馬丁代爾法起球條件輕重相差無幾,均較重,其次為隨機翻滾法起球,最輕的為起球箱法起球。
同一塊面料選擇不同的試驗方法,其測試的結果相差很大。最嚴重的如半精紡機織面料的圓軌跡法與馬丁代爾法的測試結果相差幾乎接近2級。而對于針織面料起球箱法測試結果比圓軌跡法或馬丁代爾法要輕1級。
上一篇:上一篇:皮革材料新的想象:半透明皮革的到來
下一篇:下一篇:面料起毛起球原因